网站首页 |   党建新闻   党建动态 |   宣统在线    理论学苑    宣传动态    文章发表  交流发言    各类总结   企业党校    | 颐和公益  
  齐奋科技    党建   活动   会议  | 企业权益保护 | 安全生产    安全信息    |图片新闻    |企业文化    | 先进人物   |家协党建   |综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欢庆华诞 祝福祖国
发布日期:2021/10/5 11:16:24

名字里的憧憬和祝福

  姚界客户端记者 朱从谷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国庆“黄金周”首日,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成了众多游客假期的选择。游客们在旅途中感受红色文化,在休闲游玩的同时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以梁弄为指挥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留下了10余处红色革命遗迹,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

  “我能和新中国同龄,一起成长,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绍兴游客王灿富告诉记者,他今年72岁,是新中国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

  “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从艰苦生活到全面小康,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奋发图强。”王灿富感慨地说,“我的名字叫‘灿富’,寄托了前辈对家国的愿景——灿烂辉煌、繁荣富强。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衷心祝愿祖国更强大、更昌盛。”

  “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在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前,今年53岁的上虞游客徐吉中告诉记者。40年前,她读小学时,学校曾组织徒步来梁弄参观,号召他们向革命先烈学习。那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至今仍印象深刻。

  国庆节1号,我们组团乘坐大巴车来这里,肃然起敬的感觉跟40年前一模一样。”徐吉中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舍生忘死的英雄行为谱写了伟大的革命斗争史。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新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看到新中国的繁荣富强,真的很感动。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吉中数度哽咽,眼含泪水向祖国72周年华诞献上深情祝福:“吉祥中国!中国吉祥!祖国万岁!”

  老区人民对国旗有特殊感情”

  姚界客户端记者 朱从谷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昨天上午8时整,梁弄镇横坎头村办公楼前广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一起向国旗行注目礼,齐声高唱国歌。蓝天白云下,五星红旗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现场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怀,也激发出了大家心中强烈的奋斗热情。

  为喜庆新中国成立72周年华诞,当天,横坎头村党委举行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共同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我们老区人民对国旗有特殊的感情。”村委委员黄云锋是个“90后”。他告诉记者:“很荣幸能成为今天仪式的升旗手,这是一项非常光荣、神圣的使命。”

  横坎头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说,举行升国旗仪式,一是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福,二是要以此为契机,凝聚力量,把横坎头村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宜居,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能参加这样的升旗仪式,我感到很自豪。作为当代青年,我时刻能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富强……”去年毕业、作为选调生被安排到横坎头村挂职锻炼的大学生孙梓淳表示,他一定会扎根基层、扎实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越来越强大,作为一名新生力量,我感到很骄傲。”新党员张渊涵是该村紫溪自然村人,2018年进入村里工作。他告诉记者:“参加升国旗仪式,我的心情既激动又振奋,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把满腔爱国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市文广旅体局:全力护航假期文广旅体市场

  姚界客户端通讯员 方其军 记者 徐佳程

  “我来签个名,给社会一个承诺,也给自己一个提醒。”昨天一早,从上海来到余姚旅游的王女士在王阳明故居广场的文明旅游签名墙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是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的文明旅游引导活动的一个场景。当天,该局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市场检查、文明引导、疫情防控等工作,全力护航假期文广旅体市场繁荣有序。

  除组织文明引导活动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兵分数路,赶赴各城乡A级景区、文保单位、娱乐游艺场所、网吧等开展实地执法检查。在大岚丹山赤水等景区,该局相关工作人员督促景区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止人员拥挤、道路拥堵等相关措施;在阳明古镇等区域,执法人员加强对游客流量监管、疫情防控要求落实等情况的检查;针对网吧在疫情防控、禁烟要求落实等方面存在的动态性,工作人员严肃要求业主负起责任,加强巡查和劝导。

  与此同时,该局充分应用“数字化+监管”利器,通过文旅体大数据平台等数字化、信息化载体,远程实时监测景区等各文旅场所的游客承载状况,实现客流统计和密度分析,根据实际采取相应措施。该局还注重优化文旅向导,通过5G消息、云广播、景区二维码提供精准、高效、灵活、场景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

  市公共文化中心:国庆期间赶制“华服”

  姚界客户端记者 张敏

  晴空万里,碧水蓝天。国庆假期第一天,凤山街道玉皇山以东、候青江边上的市公共文化中心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记者刚走进工地北大门,就看到工人正驾驶叉车整装幕墙材料。抬头望去,工地主体建筑的幕墙上,一块块白色的铝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幕墙装修,已经完成总体装修进度的65%。就好比给一个人做造型穿衣服一样,我们现在就是在赶制公共文化中心的‘华服’,等待明年的惊艳亮相。”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项目经理于明洲说。

  记者跟随于明洲在工地上探访。“这边是2号楼,以后是图书馆,那边是3号楼,以后是多功能活动中心……”于明洲向记者一一介绍。这些主体建筑线条流畅、造型大气,已经显现出这一全市建筑体量最大、品质要求最高的文化类项目的雏形。

  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国庆期间,该工地仍有约200名工人在辛勤工作,占总人数的60%。“这个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市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项目推进一切顺利。”于明洲说。

  据了解,市公共文化中心项目是宁波市重大民生工程,于2019年7月开工,总投资约7.43亿元,预计2022年7月投入使用。项目总建筑面积8.0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5.24万平方米、地下2.8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8.8米,楼高3层至4层,集余姚大剧院、图书馆、多功能活动中心、文化馆等功能场馆于一体。目前已经完成施工产值4亿元,土建部分已经全部结束,正处于幕墙安装、装修、机电设备等多专业施工阶段。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兼具文化研究交流、创作演出、教育培训、素质拓展、科普宣传、非遗传承等功能,成为整个余姚地区的又一新地标,为我市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喜气洋洋

  国庆节1号,城区一家购物广场装扮一新,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消费。姚界客户端记者 黄静波 摄

  文化熏陶

  国庆节1号,游客正在余姚博物馆参观。当天,我市各大文化景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少市民也带着孩子前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姚界客户端记者 黄静波 摄

  坚守岗位

  国庆节1号,交警正在新建路对骑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情况进行检查,守护节日期间市民的出行安全。姚界客户端记者 黄静波 摄

  编辑:应红渊


本信息共浏览:46 次 [ 打印文本 ]
 相关评论 0
 请您评论
Copyright 2010-2012 qiguomi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电话:13858206598  传真:  QQ:385748968  电子邮箱:qiguomin1957@126.com
地址:浙江省余姚市城下路19-2号   网站备案号:浙5500098789号